招生咨询

教育新闻

教育部首次明确学生要劳动 家长称孩子没空

       8月6日,教育部(微博)网站发布《义务教育学校管理标准(试行)》,江苏泰州、北京海淀等7个国内地市、区县成为管理标准实验区,区内1600所学校8月起将严格执行92条规定。规定包括: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举办任何形式的入学考试;学校要布置学生家务劳动、保证小学生每天10小时、初中生9小时睡眠等。
 
      其中有关家务劳动的条款引起了强烈反响,家长和学生普遍认为平时学习时间已经不够用,不可能再匀出多余时间去“学农”。一些校长则表示,支持教育部倡导学生增加劳动机会的规定,但希望能出具更详细、更具可操作性的规定,来保障规定的落实。
 
       家长称孩子没空“种菜养猪”
 
       在92条规定的第二大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培养学生生活本领”小类中,有两项规定均与劳动相关,具体内容为:适当布置学生家务劳动,培养劳动观念,掌握初步劳动技能。为学生在校园内参加劳动创造机会,采用“校园加农户”等方式积极组织学生参与卫生保洁、绿植养护、种植养殖等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劳动。
 
       这也是教育部首次明确提出学校要增加学生劳动和社会实践的机会。对此,就读于松江六中的小徐同学告诉澎湃新闻记者:“平时在家和学校的劳动量很少,比如烧水择菜之类的简单活。在学校就是放学后轮到值日的话打扫卫生,每次也就15-30分钟左右。”
 
       对于将“增加劳动机会”列入对学校管理规定的硬性要求,小徐的妈妈王女士对其是否能够执行表示怀疑,“不切实际,学校也很难执行。现在学业这么繁忙,连功课都来不及做,暑假还要出去补课,哪儿挤的出时间去农村种菜养猪啊,如果学校动不动拉孩子们去郊区学农,我肯定要反对。”
 
       东昌南校的小吴同学说:“在校期间因为老师有硬性规定,所以我们要每天擦地板、擦窗,除了这个,没有参加过其他劳动。在家父母都让我抓紧学习,从来不叫我做家务。”
 
       小吴父亲也认为,如今大多学校依然还是抓升学率为主,在现在中考竞争这么激烈的情况下,增加劳动机会,肯定会招来大部分家长反对。而且学校组织出去“学农”也是一笔不小开销,又花费人力、时间,规定出的容易,但执行起来肯定非常难。
 
       从以往报道来看,在“学习”和“劳动”的天平上存在天然的不平等,多数家长认为“学习”明显更重要,而“劳动”则可有可无。
 
       天津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关颖曾经做过一项调查,发现家长的劳动价值观和负面评价对孩子劳动意识有负面影响。调查表明有54.4%的长辈说过“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家里的事用不着你管”,41.4%的长辈说过“你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去扫马路(去种地)”,54.7%的长辈说过“去干你自己的事吧,别在我这儿添乱了”。对应的,有42.2%的少年儿童说“大人不让我做自己想做的家务事”,39.5%的孩子说“自理的事我愿意干,大人不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