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

考试资料

2014年成人高考专升本马哲第四章练习及答案(1)

第四章 实践和认识
 
  考试大纲要求 
  1."了解实践与认识,主体与客体等基本概念"。 
  2."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等基本原理"。 
  3.掌握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的关系,在实践中坚持真理、检验真理、发展真理。 
  本章的中心任务是阐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 
  辩证唯物主义不仅揭示了世界的本质和发展的一般规律,而且还揭示了人类认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谓认识论就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和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哲学理论。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反映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使认识论成为真正科学的认识论。 
  学习本章,要重点把握好以下问题: 
  首先,要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以及旧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区别,懂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其次,要很好地掌握实践及其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并进而把握认识的辩证过程(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实现感性认识上升理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飞跃到实践的条件)及其规律。 
  再次,认识的直接任务在于获得真理,而要正确地掌握辩证唯物主义真理观,就必须掌握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以及真理标准的唯物论和辩证法。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实践是指人们( C ) 
  A.本能活动 
  B.适应环境的生物性活动 
  C.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D.精神活动 
  2.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 D ) 
  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 
  C.实践和理论的关系 
  D.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 D ) 
  A.反映论的观点 
  B.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主体能动性的观点 
  D.实践的观点 
  4.认识的主体是指( D ) 
  A.一切有生命的人 
  B.一切有感觉能力的人 
  C.一切有知识素养的人 
  D.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5.认识的客体是指( B ) 
  A.一切客观实在 
  B.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C.一切社会存在 
  D.人的意识活动的产物 
  6.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认识的本质是( B ) 
  A.主体对客体的直观反映 
  B.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C.主体对客体的客观摹写 
  D.主体对客体的主观创造 
  7."从物到感觉和思想"与"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B ) 
  A.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对立 
  B.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D.实践唯物论与直观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 
  8.理性认识的特点是( B ) 
  A.直接性和形象性 
  B.间接性和抽象性 
  C.客观性和实在性 
  D.具体性和历史性 
  9.理性认识高于感性认识,因为( A ) 
  A.理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本质,感性认识反映了事物的现象 
  B.理性认识是抽象的,感性认识是具体的 
  C.理性认识是绝对的,感性认识是相对的 
  D.理性认识可靠,感性认识不可靠 
  10.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 B ) 
  A.抽象的不变的统一 
  B.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绝对的永恒的统一 
  D.相对的暂时的统一
 11.实践的最基本的形式是( B ) 
  A.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活动 
  B.改造自然的生产实践活动 
  C.科学实验活动 
  D.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12.对不可知论最有力的驳斥是( C ) 
  A.客观真理 
  B.客观事实 
  C.客观规律 
  D.社会实践 
  13.真理是指( B ) 
  A.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 
  B.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认识 
  C.对人们有用的理论 
  D.先进阶级的进步观点 
  14.客观真理是指( C ) 
  A.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B.主体对客体的反映 
  C.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内容 
  D.正确认识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形式 
  15.绝对真理是指( A ) 
  A.它的客观性 
  B.它的永恒性 
  C.它的不变性 
  D.它的终极性 
  16.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 B ) 
  A.两种性质不同的真理 
  B.真理的两种不同属性 
  C.真理的两种不同形式 
  D.真理的两个不同阶段 
  17.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 C ) 
  A.客观规律 
  B.科学理论 
  C.社会实践 
  D.对人们是否有用 
  18.实践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于它是( B ) 
  A.具有普遍性的活动 
  B.具有直接现实性的活动 
  C.具有自觉能动性的活动 
  D.具有社会历史性的活动 
  19.感觉、知觉、表象是( C ) 
  A.反映论的三种形式 
  B.社会意识的三种形式 
  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 
  20.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属于( B ) 
  A.感性认识的范畴 
  B.理性认识的范畴 
  C.认识的基本形式 
  D.认识的基本方法
21.一切真知归根到底来源于( D ) 
  A.天资聪明 
  B.读万卷书 
  C.名师传授 
  D.社会实践 
  22.感性认识的特点是( A ) 
  A.直接性、形象性 
  B.逻辑性、综合性 
  C.间接性、抽象性 
  D.真理性、主观性 
  23.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统一,就会导致( B ) 
  A.诡辩论的错误 
  B.经验论和唯理论的错误 
  C.先验论的错误 
  D.绝对主义的错误 
  24.实际工作中的教条主义者,割裂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犯了类似( C ) 
  A.经验论的错误 
  B.不可知论的错误 
  C.唯理论的错误 
  D.唯心主义的错误 
  25.在认识论中坚持反映论原则的是( B ) 
  A.辩论唯物主义者 
  B.所有唯物主义者 
  C.所有唯心主义者 
  D.机械唯物主义者 
  26.一个完整的认识过程是( A ) 
  A.实践-认识-实践 
  B.概念-判断-推理 
  C.认识-实践-认识 
  D.具体-抽象-具体 
  27.一个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关键在于( C ) 
  A.是否对人们都有用 
  B.是否被大多数人所拥护 
  C.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规律性 
  D.是否具有不证自明的性质 
  28.真理多元论错误的实质在于( D ) 
  A.强调真理的相对性 
  B.夸大真理的多样性 
  C.否认真理的具体性 
  D.否认真理的客观性 
  29.真理一元论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同一对象( A ) 
  A.正确的认识只有一个 
  B.认识的方法只有一种 
  C.认识的条件只有一个 
  D.认识的手段只有一种 
  30.在真理问题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 C ) 
  A.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真理既是普遍的,又是具体的 
  C.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D.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的因素
二、辨析题 
  1.一个人所有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这是把知识的来源与获得知识的途径混为一谈,把学习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对立起来。 
  (1)知识或认识从根本上说来源于实践,但不能说每个人的知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这里有一个如何正确看待书本知识和直接经验的关系的问题。(书本知识是间接经验) 
  (2)一个人的知识不外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两种,但人们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事实上一个人的多数知识来自于间接经验,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没有直接经验就不可能有间接经验。因此,在强调实践出真知的同时,又必须重视学习间接经验用于指导实践。 
  (3)必须把学习间接经验同直接实践结合起来。一方面,学习书本知识或他人的直接经验,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才能真正理解,变成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书本知识、间接经验是否可靠和完善,也要在自己的直接经验中检验、补充和发展。 
  错误。 
  2.生产实践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基本形式有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实践、科学实验实践。其中,生产实践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决定其他一切实践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这是因为: 
  (1)生产实践是人类从动物界分化出来的决定性的因素。 
  (2)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都是在生产实践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3)生产实践为处理社会关系实践和科学实验实践提供了物质基础和技术手段。 
  (4)生产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也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正确。 
  3.多数人拥护的就是真理。 
  (1)多数拥护的不一定就是真理。 
  (2)真理是标志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检验一种认识是不是真理,要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只有社会实践及其结果才能充当这一标准。而人们是否拥护,这是一种主观判断,不能作为客观标准。 
  (3)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它必然在指导实践中获得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拥护,这是实践标准的作用。但不能说获得多数人拥护的就一定是真理。迷信和谎言在一定条件下被多数人拥护,但却不是真理;如果一种真理性的认识开始时只有少数人拥护,也不能否认它是真理。最终还是由实践来证明其真谬。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