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

学校新闻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潘公凯来校讲学

       4月12日下午,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潘公凯教授在我校美术学院设计楼报告厅,为我校师生解读“现代艺术的边界”。校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与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蒋金华等500余名师生一同聆听了讲座。讲座由美术学院院长朱训德教授主持。
  
  讲座前,张国骥在美术学院学府美术馆会见了潘公凯一行,对潘公凯来校讲学表示热烈的欢迎。张国骥还与潘公凯一同参观了美术学院学府美术馆,赏析馆中珍藏的每一幅字画。
  
  讲座中,潘公凯首先介绍了法国艺术家杜尚1917年的艺术品——《泉》及其后来产生的影响。他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艺术与生活的不断交融,艺术与生活的边界也越来越模糊,很多艺术家开始怀疑艺术与生活之间是否存在边界。潘公凯认为,艺术与生活的边界问题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一直就是美学界、美学史界与艺术界探讨的核心问题。
  
  潘公凯结合自己在美国学习时发表的《论西方现代艺术边界》这篇论文,进一步阐释了艺术与生活的边界问题。他认为,艺术与生活的边界是存在的,而其存在的根本原因就在于“错构”——一种非常态的构成,包括内部结构、周围环境、存在时间的非逻辑性。正是因为有这些非逻辑性的存在,才使得艺术与生活产生了边界,而这种边界并不会因为艺术与生活的交融而消失。
  
  潘公凯还从中西方文化脉络的角度分析了中西方对于艺术与生活的边界差异。他认为,西方文脉的重点是用常态的眼睛看非常态的生活,西方的所有作品都是错构,只要是非常态就有可能成为作品;用常态的眼睛观察非常态的错构作品,从中获得审美感悟。而中国文脉的重点是用非常态的眼光去看常态的生活,他将其核心称为转念。这种差异进而产生了中西方艺术研究领域中“审美”与“美”的差异。他指出,错构和转念是相对的,是构成艺术的两种方式。他表示,自己作为一个将东方文化融汇进血液的东方人,怀着中国文化因子去观察西方现代艺术,进而更容易看到他们所看不见的维度,“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或许这也是他能够提出错构理论的原因。借此,可以进一步引申到从东方文化的角度解读西方艺术脉络的内在结构。
  
  讲座后,潘公凯还与学子们就“艺术与设计”“符号学”“艺术作品的价值”等问题进行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