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咨询

学校新闻

我校首次以第一承担单位获“973”项目 资助经费

 

     近日,从国家科学技术部传来喜讯,以我校为第一承担单位的研究项目“我国特有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获2009年“973”项目,资助经费高达3000万元。这是我校首次以第一承担单位获“973”项目,标志着我校在基础研究、学科建设水平和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迈上了新台阶。
  
  该项目以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梁宋平教授为首席科学家,联合了在动物多肽毒素、生物医学、药物研制等领域具有扎实研究基础的武汉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军事医学科学院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等单位。“973”项目即由国家科技部组织实施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7月14日,国家科学技术部组织的973计划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09年项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部署项目计划任务和项目预算编制工作。我校生命科学学院梁宋平教授、科技处处长夏立秋教授及财务处副处长李瑛参加了会议。
  
  21世纪以来,从天然资源中寻找生物活性分子和研制创新药物成为全球竞争最激烈的领域之一,国际上近年来目标逐渐集中于有毒动物资源的多肽毒素。动物多肽毒素用于新药发现和利用,已展现出强大的应用价值和经济与社会效益。我校此项目立足于我国丰富的动物多肽毒素资源的分子多样性和特殊性,基于长期研究工作积累,联合国内八家优势单位,突出学科交叉,充分挖掘、保护、认识和利用我国特有动物多肽毒素自然资源,在动物多肽毒素多样性和结构特征、膜通道与受体的选择性、多肽毒素与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多肽毒素应用基础4个层面上,组织我国特有陆生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样性和结构特征、我国特有海洋及两栖类产毒动物多肽毒素的分子多样性和结构特征、特异性作用于疾病相关膜通道及受体的动物多肽毒素的筛选鉴定、动物多肽毒素与靶通道及受体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动物多肽毒素作用新靶点的鉴定及信号通路研究、重要药用前景动物多肽毒素的临床基础研究6个课题开展研究,拟解决动物多肽毒素与疾病相关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
  
  本项目的实施有望建立和完善我国共享的动物多肽毒素资源库与数据库,完善我国多肽毒素研究的协作技术平台;挖掘一批具有重要药用前景的多肽毒素新分子,并阐明其结构与功能关系,为动物多肽毒素的药用及设计改造提供科学依据;揭示具有重要药用前景的动物多肽毒素与肿瘤、心血管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重大疾病相关的膜通道及受体的相互作用机制,为动物多肽毒素的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这些重大成果将促进动物多肽毒素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重大原创性动物多肽毒素药物研发提供科学依据,奠定科学基础。促进我国特有动物多肽毒素生物医药的应用,将显著提升我国动物多肽毒素在基础科学研究、新型生物产业和创新药物研发等方面的国际竞争力